是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印度理工学院——那里培育着世界IT精英,还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里的千人洗衣坊——他们世代不能受教育,是没有姓氏的“贱民”?
是他们自诩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还是他们等级森严、不可逾越的种姓制度?
是印度的亿万富翁人数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四,首富家里藏着290亿美元现钞,还是超过六亿的印度人在夹缝中求生,一天只能花一美元的窘况?
有人戏称,没有华人和印度人,就没有今天的硅谷。
近几年美国顶级科技公司出现越来越多印度裔高管,调查发现,在硅谷,有52.4%高阶是外国人,在这里面,又有25.8%的是印度人。
在美国眼里,抽象思维发达、擅长数学、热衷逻辑推理、巧思善辨的印度人,无疑是打造新经济的最佳人选。
譬如,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他是谷歌有史以来第一个非白人CEO;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上任3年,微软股价上涨80%;
百事公司CEO卢英德,连续四年蝉联美《财富》杂志最有影响力商业女性第一名。
他们有个共同点:毕业于印度本土学院,后才到美国获取最高学位。
印度人的数理能力举世闻名,他们发明了从0到9的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十进位法、方程式。
著名的数学家拉马努金就是千年一遇的天才,他在人世间短短32年,总共写了3900个数学公式和命题,解答了人类当时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叫做宇宙中的黑洞,同时也解答了癌细胞扩散、海啸运动的一些理论,这些都是那个年代不可能出现的问题。
但天才也需要靠后天的努力,有人称赞他是天才时,他举起他又黑又厚的臂肘,说因为穷,买不起纸,所以只好夜以继日的在石板上计算,又因用破布来擦掉石板上的字太花时间了,就用肘直接擦石板的字。
印度铁路桥下的"贫民窟"学校
在印度这个国家,即便有5至6百万儿童的IQ超过130,但贫民想要给自己一个全新的人生、脱离社会底层,唯一的出路只有靠教育和学历的光环。
印度孩子早上4点半就起床,除了在课堂上反复进行心算训练,早晚还要上两次补习班,寒窗苦读十几年,就是为了不惜一切代价挤进被誉为“科学皇冠上的瑰宝”的殿堂——印度理工学院。
这所被称作“全世界最难考的大学”,只有不到1%的超低入取录,但即使如此,在印度,依然有高达好几亿的父母,宁可散尽家财也要送孩子上学。
因为只要踏入这扇校门,就等于拿到了成功人生的入场券;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殿堂中,他们的阶级、背景、社会关系都不再重要,富人和平民可以平起平坐。
印度理工学院
全球一流的企业都会到印度理工学院征才,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自印度理工学院建校开始,大约有2.5万名毕业生在美国工作。
印度这个人口仅次于中国、土地面积却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家,先进而落后,富有且贫穷。
他们可以把一个带104颗卫星的火箭升入太空,破世界纪录,全国却有三成的人口是文盲;他们拥有10亿美元的世界级豪宅,但在豪宅的不远处,却是世界闻名的贫民窟;他们是民主国家,却等级森严。
他们有全球最恶劣的工作环境,却也是世界精英的练兵场;他们贫穷充斥,却是富有精神、哲学内涵的文明国家。
这是一个文明和传统并存,光明与黑暗共生的国度,而它,只不过是这个充满了悖论的世界的一部分。
在印度有两个永不过时的话题,一个是火车,一个是摩托车,当你以为它们已经到达极限时,又总会有新的惊喜……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这个开挂的名族,如何利用摩托车开挂的。
送小孩上学,比汽车搭的人还多!
坐得高看得远
有一种PS的既视感
看着手发麻
印度是一个多种文化的国家。各区域的习俗和传统也不同。印度社会结构的几种主要因素如下:
种姓制度
*婆罗门:印度四种姓中,最高级种姓、祭司和学者的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核心人群,印度社会中最崇高的种姓。
*刹帝利(武士):刹帝利是古印度四种姓之一。略称刹利。意译土田主。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所以也称“王种”。其权势颇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
*吠舍:吠舍是印度种姓的一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首陀罗:印度种姓等级中的最低等级
家庭观念
*结合家庭:两三代人一起生活。
*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
女人地位
通过各种古代的书和神话故事,我们发现在古代时,印度女人的地位没有比男人低。
男人地位
印度的社会是一个男人主义社会。男人是家庭老大,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是他的责任。
结婚
除了比较发达的城市以外,其他大部分的城市和基本上所有农村都相信包办婚姻。在印度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婚姻,更是两个家庭的婚姻。这也是印度离婚比率比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出生/死亡
摩呵婆罗多(一译《玛哈帕腊达》,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
1.印度教:80% (从自然崇拜到偶像崇拜)
2.伊斯兰教:15% (7世纪;11世纪)
3.基督教:基督教在印度开始兴盛,是在欧洲殖民印度时开始发生的事。
4.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北部今比哈尔邦。但印度佛教后来衰落,近百年来发源地反而远不如远东诸国,其衰落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印度教对佛教的吸收导致佛教的迅速衰落。
5.耆那教(印度非婆罗门教的一派): 耆那教和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四种主要达摩系宗教之一。他们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却相当显要。绝大部分印度的耆那教徒都生活富足。
种姓制度是印度留给其他国家民众最深刻的印象,但是对印度种姓制度深入了解的却是寥寥无几。种姓制度以肤色和职业为重要外在凸显,又以一种看不到的不平等氛围笼罩着印度社会。虽然印度已经在建国时就以法律形式禁止种姓制度,但种姓观念并未因此而在印度民众的大脑中消弭。今天不讲什么印度的婆罗门刹帝利,只讲直观的社会差异和现象。
种姓制度方面最为人们引以说道的是甘地叫她的妻子去扫厕所,但是作为高种姓的她坚决抵制,因为扫厕所是那些“不可接触者”这类人做的。由此可见,主张平等主义的甘地的妻子也难以摒弃掉种姓制度的影响,更别说平民大众了。
初入印度做生意者要达成一项交易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合作方的小职员无数次的对接也比不上和真正领导者和决策者见上一面。在印度,要完成一件事就得尊重高层、找到高层。例如,当你进入为数几人的会议室时,得先和最高负责人交谈,其次再和低职位的职员打招呼。要做到眼疾手快的辨认出谁是最高负责人,这是在印度成功行商的重要技能。
如果是家族企业,那么最终的决定权在最年长者的手上,要促成生意必须直击这样一位年长的最终决策者。
在与印度人相处中、在生意合作中,对于印度等级观念务必要有所思虑。
印度在历史上统一的时间是远远短于中国的,在语言上没有像中国如此的统一。这也是印度电影制作基地和电影是以语言来分的原因,主流的电影分为印地语、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这三大类,但是还有其他众多门类的小语言。
不像中国一样,会说普通话就可以走遍神州大地。在印度,印度语并不能保证你能够走遍印度各地而不出现语言沟通阻碍的问题。所以,能够掌握英语是能够完全应付生意场上的需要的,印地语并不是在印度经商的必备技能。
当然了,会说英语和用英语和印度人交流这两者还隔着比恒河更宽广的距离。
外部交流沟通注意事项
时间观念:为了会议,需要提前约好你的印度合作伙伴。其实,印度合作伙伴自己可能会迟到,但是他却希望你按时到。
名片:在印度名片是很普遍使用的,交换名片的时候必须要用右手换。为表示尊敬,收名片以后需要花一点的时间看名片。
谈判效率:任何商业谈判时,印度人会有比较延迟的习惯。可是中国人不想在某一件事情花很多的时间,因为中国人觉得这样工作效率会很低。所以,跟印度人谈生意的时候,需要耐心,和提前的规划。
签定协议:印度人依靠书面合同,所以不要轻易相信印度人的口头承诺,不过对中国人来说互相了解和信任是最重要。因为有这个差异,每次签合同之前,针对合同的内容和文字,会有多次的讨论。
拒绝:“不”这个词在印度有恶劣的影响。逃避比拒绝更常见,被认为是更有礼貌。比如说拒绝任何邀请时,说“我看看”,“有困难不过我会努力”。
正式服装:参加正式会议时,请穿正式服装,这样对方会有被尊重的感觉。
初次见面:初次见面的时候不能问关于对方的私人信息。例如:你多大了、你结婚了吗、你有女/男朋友吗、你信仰什么宗教等。
在乎关系:印度人喜欢跟认识的人合作。所以,通过第三方认识你想合作的人也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互相的信任度会比较好。
礼物:送认识的人小礼物是很正常的行为。这些礼物应该包在红、绿、黄色或蓝色,因为这些在印度是幸运的颜色。送礼只是一种姿态, 不应过于昂贵。自己国家带来的礼物总是一个好选择。如果有人送你礼物,那么他回去之前不能打开,礼物打开后,你应该打电话给他表示感谢。
注意:由于在印度宗教信仰的原因,皮做的东西不能送 (建议:送风水或者中国特色的东西)。
数额:因为印度人根据场合讲究送现金的奇数(吉利)、偶数(不吉利),所以向印度人送现金时应该要注意。
吃饭:商业餐一般是晚饭。印度人平时吃晚饭比较晚。看印度人“手抓饭”不用误解成印度人不讲究卫生,其实这是印度的传统习俗。在印度基本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所以请他们吃饭的时候,请先问好“有没有不吃肉的”。印度人吃饭的时候一般有吃光的习惯,请别误解成你订的菜不够。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如果有人请你到他家做客,不用提前到,去的时候带一些小礼物过去。吃饭以后不能直接地说“感谢为你请我吃饭”,“谢谢”被认为是一个付款方式,因此为表达谢谢, 你可以欣赏这些食物或就餐环境。
内部交流沟通注意事项
分工明确:需要把任务分清楚。
互相尊敬:称呼对方是很重要,用专业职称。为了 表示尊敬对方,可以用敬语词“Ji”或“Sir”。在办公室不能很大声喊别人。如果对某一个员工非常不满意,最好跟他一对一聊。在整个团队面前,不能骂他们的团队负责人,会让团队负责人丧失威信且没有面子。
职位:印度员工很在乎他们的职位(title),有时候比工资更在乎 。
提建议:一般情况下,印度员工不会主动提建议。
方式直接:印度人提问题方面会比较直接。
管目标的同时也要管过程
体态语:眼神、手势沟通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印度人不经常用“谢谢”和 “对不起/不好意思”这样的话。但是中国人不用认为印度人不够礼貌,原因是印度人觉得经常说这些话,表示他们的关系不够密切,另外,印度人很多时候通过眼神表达“谢谢”和“不好意思”。
鼓励:通过感恩语,特别日时送小礼物或奖品可以鼓励团队。
处罚团队:在印度给体罚是违法行为,所以不能给团队的人体罚。比如:俯卧撑等。
开除员工:如果为了任何原因你想开除某一个员工,不能直接跟他说开除他,这个需要通过人资处理。
在办公室用非常大的声音说或者骂人是不好的。
在宿舍/公寓注意事项
怎么跟邻居打交道:如果你的邻居投诉你,这个会很麻烦。所以要注意。
在家里说话的时候需要注意声音,不能很大声说话、放音乐。
垃圾不能随便扔外面,比如口香糖、烟头抽完后不能随便扔掉。
不能随便吐痰,比如在楼梯、宗教寺庙等。
如果买酒,那么放在袋子里,不要公开地给大家看你手里有酒瓶。
在住的地方,很多人一起进房间或从房间出去也需要注意。
在体育场运动、房子阳台坐或站着的时候,不能脱上衣。
最后
通过一些注意,我们可以避免交际上的很多小冲突。
尊重的原则、礼貌的原则、保全面子的原则等指导我们怎么能够跟不同文化的人成功地交际。
请不要贬低或看不起别国的文化,对不同的文化要采取理解、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不要太过分地计较。
Copyright 2020-2030 www.studyingtour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