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国内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很多回国的留学生也开始感到就业压力在增大,那么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会理性对待出国留学和专业选择,去印度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为何呢?
1.印度未来将有大的发展空间
印度存量GDP不高,但增量GDP超日赶欧
2014年,印度的存量GDP占全世界的比例仅有2.6%,仅仅在世界排名第十;但是增量GDP占比高达4.6%,虽然仍然大幅小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增长最大的引擎,但大幅高于日本,并且逼近欧元区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发达经济体潜在增速放缓,假如印度能够保持甚至超过之前较为高速的增长,印度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持续提升,预计很快就能超过欧元区而位列第三。一个关键的假设在于:印度是否能实现高速经济增长?
印度具备未来高速增长的潜力
在经典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人均GDP被认为是最为关键和最为稳定的回归变量,它与GDP增速存在着非常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图4)。印度的人均GDP在2014年仅为约1600美元(现价)或5400美元(购买力平价),基数较低,因此未来仍将能够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图4更显示,印度实际增速在拟合线之上,因此,未来印度保持中高速增长是可期的。
按照人均GDP,印度相当于21世纪初的中国
许多人会问,目前的印度相当于哪一年的中国?我们通过人均GDP(包括现价、购买力平价的绝对数以及与美国相比的相对水平)的对比分析,发现从人均GDP这个维度来看,印度和21世纪初的中国相当。因此如果能够跟随中国21世纪初以来的步伐,印度将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印度享受巨大的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已经有许多相关研究,中国之前的高速增长和人口红利有莫大的关系。作为与中国人口同等量级的印度,目前正享受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印度的中位数年龄是25.9岁,而中国是35.2岁,整整差了10岁。目前的印度人口年龄结构是金字塔形,10-14岁年龄人口最多,然后依次递减,这将有力地推动印度未来的经济增长。
印度基础设施落后,相当于中国90年代初,追赶潜力巨大
基础设施不佳一直是印度为人诟病的一大问题。尽管印度在人均GDP这个维度上跟21世纪初的中国差不多,但是在基础设施这个维度上相当于中国的90年代。这一方面反映了印度在基础设施上的落后,另一方面也说明印度在这方面的潜力。一旦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将有巨大的影响。
在人均用电量方面,印度相当于90年代初期的中国,目前的水平远远不如中国和巴西等金砖,甚至离人均GDP水平差不多的越南还有一定差距。
印度的公路里程甚至要比中国更多,但是高速公路里程数仅有200公里,和中国的9万多公里相去甚远,甚至不如领土面积少得多的马来西亚和泰国,仅仅相当于中国90年代初的水平。
印度商业制度软环境不佳,有很大改进余地
印度除了在基础设施的硬件上臭名昭著外,在政策环境、商业制度这些软件上也是名声不佳的。世界银行每年都对每个国家的从商环境有一个叫做 “Ease of Doing Business”的评估,印度在大部分指标上都非常靠后。尽管印度号称是最大的民主国家,但是相关的腐败指数也是高居不下,为人所诟病。与基础设施落后一样,印度的这些问题是风险也是机遇。一旦能够改正,将释放巨大的生产力。
印度的潜力如何释放?关键靠改革!
市场对印度的潜力和难点都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难点成为了印度发展的关键。印度在1991年金融危机后的倒逼式改革给印度带来了巨大制度红利,助推了印度近20年的高增长。如今,20多年前的改革红利接近耗尽,和中国一样,呼唤新一轮的改革。
2.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
古代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至今绝大部分印度人仍然有宗教信仰。印度的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深入到印度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是工厂还是学校,在印度从几岁、十几岁的儿童,到几十岁的老翁,他们同你交谈之间,一定会问“你信什么教?”当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时,许多人甚至青年学生都会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印度国内可以说处处有神庙,基本上村村有神池。在很多城市,街上的行人路过一座神庙,便会停下来,转身跨进庙门,举手击几下吊着的小铜钟,然后在一个容器里放一些钱,接着双手合十,闭上眼睛,祈祷片刻然后再继续赶路。前边若再遇到一座神庙,又会重复一番。白天,在大街十字路口的庙内或路边的庙中,总有不少信徒赤脚盘腿席地而坐,全神贯注地听祭司向他们讲述各种神话故事。
由于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宗教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度人看来,宗教至关重要,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这种思想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人们信仰宗教,按宗教教义行事。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举一动,无不与宗教联系起来。
3.瑜伽起源地
瑜伽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印度文明,初期的瑜伽行者都是智慧高的科学者,无论冬夏常年在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脚下向大自然挑战。要想长寿而健康的活下去,就必须面对“疾病”、“死亡”、“肉体”、“灵魂”及人与宇宙的关系,这些都是瑜伽者研究了好几个世纪的问题。他们仔细观察动物,看它们如何适应自然的生活,如何实施有效的呼吸、摄取食物、排泄、休息、睡眠以及克服疾病。根据这些资料,结合人类的身体结构、各个系统,解析精神如何左右健康,研究出控制方法。瑜伽的目的在於使身体、心灵和自然和谐统一,从而开发人体潜能、智慧和灵性。
4.印度-心灵修行天堂
印度,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物质匮乏却以盛产心灵大师而闻名于世,吸引着全世界各地追寻生命真义、探索心灵成长的人们乐此不疲地踏上这片灵性的土地,其中不乏诸如乔布斯、安东尼.罗宾这样世界知名的成功人士。
5.不可思议的旅行体验
印度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被称为“背包客天堂”。当然,被称为”亚洲著名背包客“的日本背包客也十分青睐印度。
日本有出过一期综艺节目,大概内容是人气艺人到印度旅行的有趣见闻,印度也播放过这样的连续剧,大概是讲在印度背包旅行女孩的故事。
有人说,印度足以改变你的人生观,不管是过去、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背包客的身影。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印度成为如此吸引背包客的国家?
说到印度,必说恒河
说到印度就不得不提恒河,如果游客来到印度,肯定想跳进去获取点力量吧。恒河全长 2525 km,是印度最大的河流,也是印度人最为依赖的河。它被认为是“生前洗涤身体,死后获得安宁的”场所。
包括印度人在内,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里面沐浴。
不可思议的能力、仪式和修行
在印度有很多拥有不可思议能力的人,还有不可思议的仪式和不可思议的苦行僧。印度因其不可思议,魅力四射。
印度有一种称为sadhu的苦行僧。所谓的sadhu,是舍弃了金钱、地位和家庭,逐一巡礼圣地的修行之人。他们无需修剪长发和胡须,任其生长,有时候怪异的模样会吓到别人,同时也备受人们尊重。
光是从外表看起来就已经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不可思议”可远不止此。因为他们的修行也时常辛苦得“不可思议”。
在印度大约有300-400万sadhu,随处可见。他们可以供奉神明,也可以亲近神灵,或许这也是直接得到能量的赐予的方式吧。
在瓦拉纳西感受不可思议的力量
对于背包客来说,瓦拉纳西可以说是“圣地中的圣地”
你要是问我,为什么瓦拉纳西就是圣地中的圣地呢?其实具体的理由我也不知道,只不过,原本由北向南流动的恒河,偏偏就在这里倔强地由南向北流去,在印度,有人认为如此逆流是要“向天而去”,或许就是这样让瓦拉纳西显得尤为神秘吧。
在瓦拉纳西,每天可以看到无数火葬的火。瓦拉纳西作为这样一种存在,是更好地将死者送上天堂的一个城市。
在瓦拉纳西,每每夜幕降临,都会举行祈祷仪式。早晚都被不可思议的氛围所笼罩的瓦拉纳西,确实拥有与众不同的力量。
超多的寺庙让你大开眼界
印度的圣地可不只有瓦拉纳西!在印度各地,到处都有大的寺院,其中很多正在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来自世界各地朝圣者都来到这个地方,虔诚祈祷。
这种地方充满灵性,是众神之国,或许不少背包客们都希望从中能够获得某些力量呢。
印度之旅让人成长?!
尽管我们说印度是个十分神圣并且充满力量的国家,但是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这里可以看到生活环境的差异,虽然印度正在逐渐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但是仍旧未能成为一个富裕国家。对于游客来说,仍有很多不便,治安也不够好。
虽然时常能够看见有女性背包客独自来到印度,但是很遗憾的是,仍有一些被卷入犯罪事件的案例。
但是不管好坏,你在印度能体验到平时从未有过的形形色色,加速人的成长。
对于大多数背包客来说,大家并不能在印度获得“享受型”的旅途,更多的是“不容易”,而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容易”,人才能够有所成长,变得更加包容和坚毅力,笔者认为这也是印度的魅力之一。
6.性价比高 极易学有所成
印度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性价比却很高
印度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性价比却很高,尤其对于一些理工科留学生来说,就业前景很不错。学士生一年的平均费用在4000美元(人民币3万元以内)。而西方许多国家的大学一学年至少需要1万美元的学费。印度还有很多大学的教学质量名列世界前茅,其计算机应用、生命科学、工商管理、经济、金融等专业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印度的“四免”政策吸引人
印度的“四免”政策尤其吸引人:免托福、免雅思、免担保、免入学考试。在国内完成12年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就可以申请到印度来攻读学士学位,学制一般为三到四年;本科毕业生可以申请到印度攻读硕士学位,学制一般为二到三年。
印度英语教学环境
印度的英语教学环境,在语言上与国际接轨。印度高校的老师大多从欧美留学回来,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这样在知识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而且学校学术气氛浓厚,学风很正,这样就使学生能够埋头于读书,致力于研究。
好就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留学印度的性价比是较高的。印度大学的学历在西方国家都被认可,因为印度是英联邦国家,这就为以后学生想转道其他国家深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7.“世界硅谷”全球IT精英培养基地
印度留学被誉为全球IT精英的培养基地“世界硅谷”。这在留学界已被公认,尤其是最近几年,已被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认可。
根据印度留学的数据调查,目前,印度每年可培养约7万软件技术人员,印度软件专家的人数以每年超过50%的比率递增。
事实上,印度的IT业与管理业在世界上是比较出众的。印度非常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大科技研究的力度。1986年有“计算机总理”之称的拉吉夫·甘地,确立了大力发展计算机产业的方针,后来印度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激励计算机产业产业发展的政策。
而另一方面,印度的IT人才在国际上一直很受欢迎。美国硅谷和华盛顿地区的信息技术人员中,约有40%是印度人或印侨。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连比尔·盖茨都惊叹将来的软件超级大国非印度莫属。
一些资深留学专家这样评价印度留学市场,“印度计算机软件人才教育的成功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英语优势、战略优势、教育体系的完善、教育课程的专业化。”
8.印度二流的学生才出国念美国名校!
在印度流行这么一种说法:
一流的学生进印度理工学院,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名校。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人考这所学校比美国人考麻省理工学院要难很多,2010年报考印度理工的学生超过了45万,招收名额只有不到一万名,录取率为2%。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秋季的录取率是10%,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率是7%。有媒体曾比喻称,把哈佛、麻省理工、普利斯顿大学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地位。
以至于美国的媒体甚至说,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是“印度史上最热门的出口产品”。
9.印度理工学院恐怖的招考体系
一名想要进入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都要参加联合入学考试(JEE),它是专为印度理工学院设置的考试,只考理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三科分别设置淘汰线,仅仅总分合格是不够的,必须每科都同时高于各自的淘汰线。笔试通过了,还要参加长达五天的面试,并在此期间按笔试的排名顺序选择自己的专业。 招考的过程极为严格,就连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墨希都说自己无法把儿子弄进印度理工,“印孚瑟斯”是印度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墨希被称为“印度比尔-盖茨”,他说:“印度理工没有腐败,这里完全凭本事吃饭。”他的儿子没考上印度理工,不得不遗憾地去念了美国加州理工。
以前,印度有许多人会连续多年报考印度理工学院,在已经入学的学生里,有60%的人都考了两到三次。2007年起,联合入学考试出台了新规定,每人最多只能考两次。每一个考上印度理工学院的年轻人都是赛跑中的赢家,他们由此坚信“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事,你都可以做得到”。那些从印度理工毕业的学生,如果随后取得事业成功,这种优越感可能会持续一生;而对那些没有成就大业的毕业生而言,曾经考取印度理工的经历,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人生巅峰了。
“只要能够进IIT,去哪里都会成功。”一位来自北印度、在IIT孟买计算机系念大二的阿斯纳尼说,在得知他考上IIT之后,父母亲喜出望外,几乎是倾家荡产,连续几天请全村邻居吃饭。因为他们知道,念完IIT,只要工作几个月,家里的一切投资,就能全部回收。
10.一毕业就被全球跨国名企抢购一空!
当国外大学为了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争取到好名次,竭力鞭策教师写论文时,IIT却在强调评估教师绩效,并不侧重论文发表量。因此,在以论文数量为评比重心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大学排名,IIT只勉强挤进前500名。但是,在以同业评分学术声望为根据的伦敦《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上,IIT却名列第226-250名。工科领域在亚洲排名第54名。
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问题。考试题目不多,但是要求独立思考。也许一个题目学生并不能解答出来,但是只要思考过程条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评价。在这里数学和化学是国家重点培养的,老师会给你很多复杂的问题,让你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当然要求也是特别高,有的甚至要求学生答案精准到小数点后第四位。然而IIT的学生却很少抱怨功课太重,他们已经练就一身“解决最刁钻问题的能力”。
正是因为IIT学生有一流的专业实力,每年的12月,各跨国公司会纷纷进驻7所分校征招人才。通常在两个星期之内,所有学生都会被“抢购一空”。
Copyright 2020-2030 www.studyingtours.com All Rights Reserved